上观聚焦:桃浦,何以“无中生有”?
近日,上观新闻【品区·周末侃】栏目,以《桃浦,何以“无中生有”》为题,聚焦桃浦地区的转型蝶变,从桃浦中央公园,到房车音乐节、艺术展等文旅活动扎堆,再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聚,配套住房、商业、学校持续完善。桃浦地区立足自身禀赋,以创新思维激活发展动能,用“无中生有”的智慧,绘就出宜居宜业的城区新图景。

房车音乐嘉年华现场
劲爆的音乐,狂热的尖叫,上千架无人机,一字排开的房车营地,五天近10万次人流。
这里是桃浦?没错,这是今年国庆期间的TOP中央公园。接连五天的房车音乐嘉年华,带火了公园及其辐射的周边区域,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也突破千万。
这样的大场面,让柴庆龙感到兴奋。他是活动中提供无人机表演的高巨智创相关负责人,一年前企业刚入驻桃浦智创城时,TOP中央公园“人还很少”。
不光是房车音乐嘉年华,这一年间,普陀区桃浦地区出现了很多“无中生有”的事情——艺术表演成为常态、首个“盲盒主题”创意艺术社区亮相;
让体育迷眼前一亮的普陀冰上运动中心、冰壶馆、短道速滑馆相继开放,即将举行Top Run10公里精英赛;
并无产业基础的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也引来了行业翘楚……
桃浦,何以“无中生有”?
一
要说这个话题,我们必须把时间线拉长一点。
2009年初,一位桃浦干部到桃浦工作时,最深的感受是道路的堵和破:“车子一开进来就颠来颠去,闭着眼睛都知道桃浦到了。”
今天车水马龙、畅通无阻的真南路、祁连山路,过去却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大型集卡川流不息。
2012年,作为全市重点转型发展的地区之一,桃浦正式进入加速转型期。2013年后,桃浦地区先后关闭31家大型停车场,调整1000多家物流企业、近500家仓储企业。产业调整后,大量集卡离开桃浦,直接改变了桃浦的交通状况。
100万平方米的TOP中央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城市绿洲”,原为化工、物流企业搬迁后的修复土地,十年前便开始规划。为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借鉴、发展了伦敦海德公园、纽约中央公园等的设计规划理念。
在“行云流水·新自然”这一设计理念统领下,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绘画、书法、舞蹈和太极动作的各种优雅形态,利用缓缓起伏的地形和蜿蜒曲折的道路,把人群引导至中央水岸边;通过对水岸的塑造,提供变化丰富的滨水体验。
曾经的未雨绸缪,换来了桃浦今天生态环境的脱胎换骨,更成为眼下各种“无中生有”的先决条件。
甚至,TOP中央公园还发现了真藓科、真藓属的红蒴真藓。此前上海从未有过红蒴真藓的相关记载。 “这一发现填补了上海在此物种记录上的空白。”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介绍,此次桃浦中央公园罕见红蒴真藓的发现,也从侧面展示出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作的成效。
TOP中央公园的开放、由临港集团和普陀区联手打造的113万平方米产城综合体——智创TOP等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成为桃浦地区CBD,为“无中生有”创造了物理载体。

桃浦中央公园
二
“如果我们和桃浦的相遇是个巧合,那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柴庆龙说。
在无人机编队表演领域,高巨智创是领军企业。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夜空绚丽表演,都有从高巨走出去的无人机编队。最近,企业又打破了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15947架无人机点亮的是夜空经济。
企业选择桃浦,源于偶然。柴庆龙介绍,因为有一场无人机编队活动在TOP中央公园飞行,在给无人机电池充电的时候,遇见了企业心目中的最佳场地——集无人机科普展厅、无人机户外编队教学基地、青少年无人机教室以及办公区等于一体的独立综合体。
而今,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上海聚焦低空文旅、低空科普以及低空赛事,在TOP中央公园内打造了一处2000平方米的无人机实训基地,为青少年低空科普教育打造了一体化的实训平台。与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都开展了合作,参与到桃浦乃至普陀的各类文体活动中。
柴庆龙不无自豪:“TOP中央公园人气越来越旺,就意味着我们的订单越来越多。”
看似并无资源禀赋,却善“无中生有”的背后,不仅是市场嗅觉灵敏,善于“捕风”,也需要政府的“敢为人先”。
在TOP中央公园旁李园智创大厦的写字楼里,柚数智能的工程师们正盯着屏幕上的三维地图,追踪数百架无人机的实时动态。这家曾为航空公司提供语音监控系统的“老企业”,如今已转型为低空经济安全监管的“数字哨兵”。
“我们要‘听懂’无人机的‘心跳’。”公司负责人蒋超说,“低空经济是一个新兴行业,对我们对桃浦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但桃浦镇相关领导对低空经济非常感兴趣,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桃浦不仅离铁路机场都很方便,区内也有物流园区,对于开展低空相关的服务、测试、系统验证有非常好的条件。”
面对同属新兴产业的人工智能,桃浦的思路不是“跟风跑”,而是“找新路”。既盯着前沿技术“新赛道”,也深挖场景应用“奇切口”,培育生态协同“特色牌”。
去年入驻桃浦智创城的上海矩阵超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就是家技术“出奇”的前沿企业。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其全球首发的MATRIX-1的人形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脑-体协同”智能操作系统、全身动态响应运动控制、全栈自研三大核心技术,定义人形机器人行业新标杆。
企业董事崔亚超直言:“桃浦既拥有便利交通,又拥有大隐隐于市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做科研。”目前矩阵创智公司已进入“软硬件协同优化与量产冲刺”阶段,来自海内外客户人形机器人意向订单量近1500台。

智创TOP产城综合体
三
文旅市场,正是眼下桃浦打造的另一种“无中生有”。
近日,上海书展“旧书新知·淘书乐”旧书市集,首次走进TOP中央公园,为这片上海西北部“疗愈之肺”带来阵阵书香。徜徉书海,可以感受阅读与自然相映的城市慢生活。
“奇迹自然”生态艺术展,也在“盲盒主题”创意艺术社区桃蔓里的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开幕,15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构建出一个多层次、沉浸式的生态艺术现场。
10月10日,“中央公园·四季艺术荟”项目启动,意味着艺术将成为Top中央公园的常驻客,形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皆有艺术相伴”的态势。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桃浦新引进的新兴产业中,团队成员普遍年轻,对周边生态环境、文化氛围要求很高。在单位边上就能经常看到高质量演出,在年轻人看来既能“去班味”也能获得“松弛感”。
高巨智创的团队成员以95后为主力,普遍有住房需求,还会考虑未来孩子上学问题。
今年5月,桃浦智创城新建的大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西部乐巢·智和苑1156套住房入市以来,租赁火爆。“去掉各类补贴,如果一个人住单人房,每月只要付2000多元,还有健身房、宠物楼和宠物驿站,性价比相当高。”柴庆龙介绍。接下来,中环桃乐居保租房也将投入运营。
再看商品房。近年来,金茂府、宝华紫薇、中环集团等地产商扎堆落地桃浦智创城,新增商品住房近5000套。对年轻人颇具吸引力的还有:“上外附属桃李未来实验学校”即将落成,这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目标建设成为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与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校。
对于一直缺失的标杆型社区商业空白,桃浦今年填补了空白。9月26日,桃浦最大商业综合体TOP金光汇开业即火爆,折射出居民对于商业的巨大需求。值得期待的是,明年全新的新金环广场也即将开业。
最近,敦煌的风也吹到了桃浦智创城。由敦煌研究院和上海科技馆共同打造的《觉醒的敦煌——神兽出动》XR全景体验展,就设在桃浦智创城敦煌路280号,很受亲子家庭欢迎。未来计划在桃浦智创城建“上海自然博物馆精品馆、上海科技馆数字空间主题馆”(暂名)等项目。你可以将此理解成桃浦智创城的“无中生有”,又可以会心一笑:桃浦智创城拥有众多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相关联的路名,如敦煌路、祁连山路、玉门路、景泰路、武威路等。地名,何尝不是一种连接?
这或许正折射了“无中生有”的真谛:立足所有、面向所需、修炼所能,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入局”,以增强区域特色优势“布局”,才能写出“神来之笔”。未来,桃浦智创城想象空间依然很大。无论是城区面貌、内部交通、资源配套等,都可以有更多“无中生有”。

桃浦最大商业综合体TOP金光汇开业